黄颡是环颈雉科的一种小型水禽,也是我国唯一的水禽种类,也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黄颡因其美丽的外表和特别的飞行习性,受到人们的喜爱。黄颡性凶猛,性情机警,以小型鱼类及水生昆虫为食,主要以鱼类及其它水禽为食。繁殖期常在每年的2-4月和5-6月活动。它也是候鸟中较为罕见的一种濒危物种。黄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地区及新疆、西藏等地。
一、黄颡树栖性
黄颡树栖于树的顶端,树的根部,为它提供了较好的栖居环境。在中国有多种黄颡树种类,最常见、最具代表性人物当属野生黄颡鱼。野生黄颡鱼喜欢栖息于树木粗壮、根系发达及茂密的树丛中。野生黄颡鱼在我国北方地区也能很好地适应环境,生长迅速。每年可产1~3公斤仔。因此,人工饲养的黄颡鱼一定要选择对人无害、生长缓慢但食量较大的物种。
二、黄颡性特征
雌性黄颡体长约40厘米左右,雄性略小,体背部白色或淡黄色,有较明显白色或淡黄色斑点;头部褐色;前额两侧有2条黑色纵纹;上体两色;下体均为白色;腹面黑褐色;尾背有1条黄色纵纹;两翅黑色;尾柄为白色;前翅淡黄褐色;脚短而粗;尾下端具一黑色横带;足亦呈黄色。雌、雄黄鲂体型相当,雄兽体长约2厘米;雌、雄黄鲂体型相近,雄兽与雌性体型相近而长;雌、雄黄鲂均为体态略显肥胖的雌雄区别个体大小上区别不大。雌、雄黄鲂的主要区别在于腹部黑色;雌性黄为黄色,雄黄为青色,两者体色虽无明显先后之分而有“二致”:雄性较雄黄亮蓝、较雌黄深;体形狭长匀称,约在150~200克之间;雄体一般比雌体略大一些。在性成熟过程中雌雄个体体重变化不大,雄性略大于雌性。黄颡体长50厘米左右,吻较宽,上唇黑色;眼睑前缘有1条细小的黑纵带;上腭具2条浅黑色纵带;下颚上具5条黑横带;体背灰色或浅紫色,腹面呈灰绿色;体侧灰褐色或黄色;胸部黑色有较多斑点和红色条纹。
三、黄颡鸟
黄颡鸟属中小型鸟类,体长约30厘米,翼展可达70厘米。体呈深灰色,头顶至后颈具一明显黑色横带冠。胸、胁黑色;下体灰褐色。嘴黄色;脚黑色。雌鸟与雄鸟一样在颈侧有一明显白色横带冠。雌鸟叫声沙哑,通常由雄鸟发出,通常在夜间活动。
本站原创请勿转载采集,违者必究。发布者:xiangyu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7ps.com/4321.html